产品特性:热销 | 高度:136 | 地径:2.7 |
蓬径:2.7 | 树苗成活率:90 | 树苗年限:1 |
结果年限:2 | 产地/厂家:成都 | 类型:嫁接苗 |
品牌:缘道 | 规格:1 | 树形:丰产形 |
种植时间:冬春 | 产量:8000 | 关键词:晚熟青脆李苗 |
销售方向:全国 |
四川缘道晚熟青脆李苗繁育基地所有育苗过程都是实景拍摄,年产晚熟青脆李苗新优品种育苗量达150多万株。专业育苗基地,精心优选早、中、晚熟晚熟青脆李苗优质品种进行繁育,拥有专业的晚熟青脆李苗嫁接技术,从母本园中采取接穗,确保品种纯度。电话:134-3832-6518
四川缘道晚熟青脆李苗繁育基地所有育苗过程让每一位客户看的见。再次提醒谨慎购苗,一定实地考察,农业投资劳心费力,付出皆有回报,愿每一位种植户能买到好苗、种出好果、卖上好价钱。
四川缘道晚熟青脆李苗繁育基地是一家专门从事晚熟青脆李苗,晚熟青脆李苗新品种培育的基地,公司成立8年来,引进吸收外部优良品种基础上,培育了青脆李苗、脆红李苗、蜂糖李苗、凤凰李苗、五月脆李苗、冰糖李苗、红脆李苗等。
如何青脆李子树苗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?
一、青脆李子树苗细菌性穿孔病症状及危害
1、叶片受害症状:李树叶片受到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后,叶片产生多角形水渍状***,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,边缘水渍状,后期病斑干枯、脱落,形成穿孔。在天气潮湿时,在病斑背面常溢出黄白色粘稠的菌脓。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。
2、枝干受害症状:李树枝干受到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后,在枝条上出现水渍状小,然后扩大开裂,一般在春季溃疡斑后不再产生新的病斑。夏季溃疡斑只在新梢上发生,发生期一直可以延续到10月,在这期间,只要条件适合,新梢上将不断发生新的病斑。春季溃疡斑和夏季溃疡斑都可以发展成为典型的近梭型溃疡斑,需多年才能逐渐愈合。
3、果实受害症状:李树果实受到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后,果实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,后病斑扩大变色,形成近圆形、暗紫色、边缘有水渍状晕环、中间稍凹陷、表面硬化粗糙、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。在空气干燥时,病部常发生裂纹,病果易提前脱落。
二、青脆李子树苗细菌性穿孔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
1、细菌性穿孔病病菌主要在受害枝干病斑中越冬,在青脆李子树苗萌动时病菌开始生长,随温度升高生长速度加快,遇多雨天气病害可多次侵染迅速蔓延。(病菌适生长温度为26~28℃,由于病菌耐干燥能力较差,因此不能在叶片和果实中越冬。)
2、细菌性穿孔病在生长期的侵染则是染病的枝干、叶片和果实上的病原互相交叉感染的结果。
3、由于果园土壤条件差、或果园管理粗放、或果园不进行冬季清园等均易诱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。
三、青脆李子树苗细菌性穿孔病方法
1、在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,将病枝、病果、病叶及落枝集中烧毁,减少二年病菌源。
2、对果树增施有机肥、磷、钾肥,避免过量施用氮肥,以增强果树树势,提高果树抗病能,并做好果园排水工作,避免园内积水。
3、在青脆李子树苗冬季落叶后和春季萌动前喷波美3~5度的石硫合剂。刮除枝干上的病斑后用波美3~5度的石硫合剂涂抹。
4、在3月左右青脆李子树苗发芽之前,喷射1∶1∶100倍波尔多。4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病盛期喷200mg\kg农用链霉素3~4次,防止和减少果实发病。
5、如发现有细菌性穿孔病发生,可在发病初期喷施72%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~4000倍、或3%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~400倍、或33.5%铜悬浮剂1000~1500倍、或2%宁南霉素水剂200-300倍、或86.2%氧化亚铜悬浮剂1500~2000倍等药剂进行。
青脆李子树苗发生灰霉病怎么办?
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有哪些危害?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?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有哪些方法?以下帮就作简单介绍,供网友们参考。
一、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症状及危害
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主要危害青脆李子树苗幼果、叶片及成熟果实。初侵染时,病部水渍状,果实变褐色,后在病部密生灰色霉层,果实软腐,后病果干缩脱落,并在表面形成黑色小菌核。
二、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
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的病菌以菌核及分生孢子在病果上越冬。在青脆李子树苗展叶后,随水滴、雾滴和风雨传播侵染。
三、青脆李子树苗灰霉病方法
1、及时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果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
2、落花后及时喷布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,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。
也可以利用修剪下来的废枝废叶加工成有机肥料,促进生态循环。除病虫害时,采用生物治虫和工具诱杀在养护中遇到病虫害时,我们通常会选择借助农药来虫害,但这种方法,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,还会破坏小范围内的食物链和关系网,造成生态圈紊乱。所以在进行生态养护时,就要减少对农药的依赖,用以虫治虫、以菌治虫、以鸟治虫等生物方法。或者利用简单的工具及光、温度、湿度、热、电等方式来害虫,建立一个健康稳定、相对平衡的生态体系,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住。